李世民因为大捷而兴奋。散朝之后便让王德传旨,晚上要在麟德殿举行家宴,这次家宴除了有李世民的妃嫔以外,李世民还将皇子公主全都召了过来。
晚宴开始,就连内侍和宫女,也满脸的笑容,衬托着高高挂起的大红宫灯,整个皇宫都沉浸在一片举国欢庆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之中。这时,“陛下驾到”王德一声高昂的喊话,让殿内顿时安静下来,所有人都停止了交谈。目光不约而同转向大殿门口,李世民走进了大殿,面带笑意,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登上席台,身后跟着长孙皇后和众妃嫔。
看到李世民如此开怀,长孙皇后也是喜上眉梢,这些年来因为突厥人时常掠劫和骚扰边关,李世民为此一直都耿耿于怀,特别是前几年的渭水蒙羞。更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。今朝能一雪前耻,长孙皇后看自然知道李世民是何等的畅快淋漓。
长孙皇后看到除了李宽以外,一众皇子围着李世民,一个劲儿的歌功颂德。文采学问最好的李泰还即兴做了一篇赋,引得李世民也是抚掌大笑。
李世民没有立即坐下,他高声说道:“自朕登基以来,先是罗毅造反,再是突厥颉利南下。如今突厥兵败,正是举国同庆的日子。”然后,李世民看了一眼志得意满的李承乾道:“乾儿在此次北伐的表现可圈可点,不愧是我大唐的储君,尔等应已太子为榜样,早日成为国之柱石,为朝廷效力”。
“谢陛下教诲。”众人齐声道。
“好!话不多说!大家不要拘束了,开宴吧。”李世民说完,在桌前坐了下来。因为心情很好,李世民多喝了几杯。长孙皇后看在眼里,小声对李世民劝解着不要贪杯。李世民淡淡笑道:“观音碑不必担心,朕今天高兴,多喝几杯也没大碍。”长孙皇后温柔一笑,不再勉强,目光越过席台,落在台下的李承乾的身上,眼里充满关爱,连带着一丝骄傲。
李承乾正忙于喝酒应酬,并没注意到长孙皇后在看他。与李承乾正一脸志得意满相比,李泰神色低沉,眉峰微皱,像乐曲中不和谐的音符。在殿内高涨的气氛下,显得格格不入还有李格。李恪低头喝着闷酒,在他的眼中这样的家宴已经不是家宴了,好像是在为李承乾开的庆功会一样。所以他能以掩饰心中的不满。对于李泰和李格的表现,李承乾浑然不觉。
李宽却对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。李宽本来就不愿意参加这种宴会,如果有可能的话,他都不想来。此时更加不会介意别人把自己当成空气,看着歌姬她们的精彩表演,李宽只想着这样的宴会能够快点结束就好了。他倒不是对李承乾独占鳌头有什么不满的意思,只是李宽还未走出自己内心的阴霾。
不知道什么时候,长孙皇后来到了李宽身边。长孙皇后看着李宽,自然而然地流露的母爱之情。李宽还从长孙皇后的目光里,还感觉到了一份对他的担忧。“娘娘,多谢娘娘挂怀,臣没事。”李宽对长孙皇后说道。
这时候李泰站了起来,对着李世民道:“太子殿下此次北伐,亲冒矢石,确实为我们这些弟弟的楷模,再次也恭贺太子殿下立得大功,儿臣听说楚王殿下也是屡立奇功,特别是云中一战,楚王是功不可没。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,还能坚守古城一月,更加让儿臣是向往项背了。儿臣指望下次再有战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