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来在张莘夫事件发生之前,中国各界对于苏军拆迁东北工需设备,把机器作为战利品搬回苏联就已经有诸多不满,现在张莘夫事件发生之后,中国民众对于苏军的不满情绪更是急剧升温。火上浇油的是,在2月11日,经美国总统杜鲁门提议,美国、英国、苏联三国政府披露了1945年秘密签订的有损于中国利益的《雅尔塔协定》。这更加引起了中国舆论的一片哗然。自2月16日开始,重庆、上海、北平、南京、青岛、汉口、杭州、成都等中国各大城市相继发生了反苏示威游行,要求“赤色帝国主义”(苏联)如约撤军。此时又在政治协商会议上面提出承认东北建立的“民主自治政府”。国民政府接收东北的军队应该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的要求,此事经媒体曝光之后群情更加激愤。
在2月16日的时候,由于苏联拒绝在2月初撤退,又把中国东北工厂需山作为战利品。于是流寓重庆的东北籍流亡人士2000余人,在青年馆举行大会之后前往国民政府请愿,并且散发传单,要求苏军撤退,不得抢夺中国财产。紧接着。2月19日,南京也发生了反苏运动,南京临时大学补习班5000余名学生提出:“要求友邦军队依约撤退”、、“请求政府查究张莘夫被害真相,缉凶严办”、“边疆不容割裂”、“请求政府彻底执行政治协商会议决案”、“彻底执行停战命令,迅速恢复交通”,“雅尔塔秘密协定里有损中国主权的部分,我们对此予以坚决反对”,“军队国家化”、“政治民主化”。
2月22日。重庆中央大学、省立教育学院、中央工业专科学校、国立艺术专科学校、省立重庆女子职业学校、重庆大学、湘雅医学院、南开中学、交通大学等26所大中学校学生以及教师等2万余人于清晨6点在沙坪坝附近集合。展开反苏大游行,口号包括“苏军必须立即退出东北”,“苏联必须归还在东北抢夺的物资”。更为严重的是,有些标语更是直指,例如“所谓‘民主联军’不容存在”,“铲除一切非法地方政权”。“不容任何籍口割据东北”。2月21日,中央大学教授会以及助教会共同发表通电。向美苏英三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,并且希望国民政府能够“坚定不移。爀作现行条约范围以外之任何让步”。…,
在2月22日的大游行之中,当游行队伍经过曾家岩之后,一群不明身份人士捣毁了机关报《新华日报》营业处以及民盟机关报《民主报》馆舍,造成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,史称“二?二二事件”。事后周总理在对民盟的谈话之中认为这件事乃是国民党内的cc派策动,用来反对政学系,而其真正目的是反对政协决议。《新华日报》对此发表评论认为:“一部分人不满意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,一方面想制造事件来破坏政府和蒋委员长的威信,另一方面想挑起及民主人士的缀怒,以便造成更大事件,来撕毁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。尤其是在这几天,蒋委员长不在这里(当时蒋介石在上海视察),较场口事件还没有结束,军事调停小组快到成功结束的阶段时,故意来制造这种事件搅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