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宽道:“现在袁家和谢家暗中活动的很厉害,一直在联络者官府的各级官员,我已依照名册进行了甄别,对那些为世家的出谋划策的、或传递消息、或接受贿赂,乃至蓄意准备接应的各地官员,谁要逮捕、谁要贬职、谁予放过,已经上报给陛下批阅了,就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看,已经有不少的人被他们拉拢腐蚀了。”
“殿下打算如何处理这批官员?”
“我们必须不动声色地秘密进行部署,先得保障粮道的畅通和粮价的稳定才行。至于那些官员,只能让他们先动起来。收集到证据后才能逮捕。不然很容易被他们反咬一口。由于尚不知道还有那些人在隐藏着帮助他们,所以这次调查行动必须严格保密。”
李善神色一动说道:“官府有人同世家勾结?”。李宽叹了口气说道:“公浦,你忘记了吗?现在官府中很多官员就是由那些世家推荐保荐的,他们怎么可能不与世家门阀通风报信呢”。
李善点点头,“殿下说的没有错,这样安排很稳妥,即可以安那些心中有鬼遥相观望的官员之心,也可以防止他们狗急跳墙,叛乱、潜逃。不过这段时间,殿下就要开始早做准备了,务求整个行动必须干净俐落,不让心存二意者做出任何反应就得尘埃落定才好”。
李宽道:“要是做起来像说出来那样容易就好了,他们个个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,有点风吹草动便会警觉,说不定他们就会真的特而走险”。李宽轻轻一叹,苦笑道:“我们现在为粮荒疲于奔命,可是再也禁不起折腾了”。李善点了点头,表示已经了解了他的意思,然后追问道:“那么大人有何具体安排,需要学生做什么事?”
李宽道:“苏州那边有刺史王铎坐镇,大局已经被他控制住了,想来应该不会太大的问题”。李宽吸了口气又道:“余杭这边,由我掌握兵马,会暗中监视那些商贾和那几个与世家门阀有关联的官员,就是出现些许纰漏,要挽回也来的及,但常州、嘉定等地……”
李宽面色沉重地说道:“现已查出那里的官员全都烂透了,没有几个官员是干净的。就连那里的刺史、长史等官员也都收受过袁家和谢家的重礼,他们只等这次咱们救助失利后,便立即出面响应袁家和谢家,而且他们还暗中将官粮低价卖给袁家和谢家,助其成事。出于谨慎起见,你这次去,就是就近监视他们,并在时机成熟时逮捕他们”。
李宽郑重地点了点头,李宽又道:“幸好袁家和谢家也不敢太过张扬,到处收买党羽,因此这样我们需要照顾的范围也不会太广。苏州有王铎、常州有你、料来可以平平安安消除隐患。为了你的安全计,本王将王府的卫队都调拨给你”。
“那……王府的护卫怎么办?殿下这样是不是太过冒险了?袁家和谢家可是养了不少死士的”,李宽这一想法把李善吓了一大跳”。李宽笑道:“公浦放心,本王好歹也是上过战场之人。更何况还有衙役可以负责王府的安全”。李善道:“学生知道殿下有些功夫,或可自保。请问殿下你能否确保王妃、二位如夫人和小郡主的安危?还有那些衙役,平日里弹压一下百姓是可以的,要是碰见真正勇武之人,衙役除了白送性命以外,怕是什么也做不了”。
李宽表示自己的安全还是比较有保证的,相反在李善那里,由于没有当地官府的支持,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,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多带些人去好。李善还是不赞成李宽的意见。二人又交换了几次自己的意见,最后李善说最多带着一半的卫队,在多一个也不行。
“公浦,到了那里一切要小心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