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小娥清晰地记得,怀小武的时候,怕被乡亲们发现,猫在家里九个多月没踏出家门半步,经过白小娥妈妈的悉心照顾,最后在家里顺产。
家里人知道白小娥怀孕时都惊呆了,后来建议把孩子打掉,可家里发现白小娥怀孕时已经五个多月了,医生说胎儿太大,如果打掉,大人的生命可能会有危险,白小娥的爸妈实在没办法,只好让女儿留下肚里的小生命,这才有了小武。白小娥的妈妈心疼女儿,怪女儿怀孕也不告诉她,一个人承受,怪女儿不应该用布把肚子一直裹着,幸亏没造成危险,想想都后怕。而白小娥一直在想,再过几天,沈梅根就回来娶自己了,万一她把孩子拿掉,沈梅根知道自己打掉了他的骨肉不理自己怎么办?脑袋里总是再给自己几天的时间,这样一拖就是几个月,从怀孕开始等,几天几天地等,等到肚子一天天变大,大到不能再大,孩子出生,肚子又变小,可还是没等到娶自己的人回来,可自己的年龄已经不允许自己再等了,在沈梅根离开一年后,白小娥经人介绍,与一个大自己二十岁的男人结了婚,那个男人姓祝,外号“慢半拍”,四十多岁了还没成家,倒不是因为家穷娶不起,而是在十岁的时候一场意外伤了脑部,导致反应有点迟钝,也不能干什么活,没人愿意嫁给他,所以四十多岁还是个“跑腿子”!经媒人介绍,认识了白小娥,祝家老俩口心想这下祝家终于可以传宗接代了,听媒人说这个白小娥还是黄花大姑娘,因为眼光太高,一直没碰到中意的对象,所以一拖再拖,拖到现在,也没嫁出去,再好的女人,年纪一大也没人要了,尤其是在农村。白小娥从开始的媒婆踏破门槛到现在的连上门提亲的都没有了,这可急坏了白小娥的父母,怕这么大的姑娘嫁不出去,剩到家里。如今终于又有人上门提亲来了,这可乐坏了白家老两口,找媒人紧盯着,就怕人家给介绍的这门亲事再泡汤了。而这事,不但白家高兴,同样高兴的还有祝家,还拖媒人把十万元彩礼先送到了白家,正常八万就够了,考虑到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,就多给了二万,目的就是希望白家赶快答应下来,好了却了祝家老两口的一大心病。如果用钱能撼动白家的心,答应了这门亲事,别说多给二万,就算二十万,祝家老两口也不会说一个“不”字,只要这门亲事能成,怎么着祝家都答应,一开始白小娥还坚定不移地非沈梅根不嫁,后来干等也不见沈梅根回来,白小娥倒是有去找沈梅根的心,但白小娥来除了知道她的心上人叫做沈梅根上海人外,别的一无所知,要她怎么去找?去上海茫茫人海找一个人不太现实,再者对于一个连镇上的集市都不能保证每次都去的乡下姑娘来说,上海在哪边都不知道,更别说去那么陌生的地方找一个并不熟悉的人了,所以最后只好作罢,决定还是好好把她和沈梅根的孩子扶养长大再说,也就决定嫁给“慢半拍”了,嫁给这个对于白小娥来说并不比沈梅根熟悉的男人。
“嫁给祝修好也没什么不好,那么多的彩礼好拿,可以用这些钱把小武扶养长大啊!彩礼拿过来都给你,我俩一分不要,再说你要嫁的这个祝修好,只是脑外伤引起的迟钝,与傻子不一样,即不耽误正常生活,又不会影响下一代,人又本分,家里就这么一个儿子,还有四头奶牛,那么大一群鸭子,将来这不都是你的!”白小娥的妈妈开导着白小娥道,白小娥后来为了小武着想,也就想通了,答应嫁给“慢半拍”了。不久白小娥就和那个自己根本就不认识的“慢半拍”结了婚,不能用“幸福”来定义这场婚礼,只能用“必要”来形容。祝家人很满意这个儿媳妇,因为他们并没有发现白小娥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的事实,还以为白小娥真的是黄花大姑娘呢。白小娥也并没有觉得过意不去,因为这个半残的男人要让她照顾,她跟沈梅根的孩子要让她养,祝家老两口要让她照顾,她都默默地承担了下来,不默默承担还能怎么办?生活的担子,压得她喘不过气来,哪还有闲心抱怨,或是唠叨!她只有拼命地干活,拼命地赚钱,她包种了很多地,养了很多牲畜,一有空就去捡垃圾,捡垃圾换来的钱,都给了她弟媳,作为代养她和沈梅根的那个小生命的抚养费。
虽然二百块钱无法养活一个孩子,可是奶水够用,不用买奶粉,不用买尿不sh,取而代之的是土布戒子,二百足够了。自己公婆和小姑子平